咨询答复 -澳门太阳城

回应关切

一图读懂《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

答复时间: 2024-09-13

《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解读

答复时间: 2024-09-13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工信厅通信〔2024〕52号,以下简称《通知》)。为推动政策加快落地,回应社会关切,现对《通知》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通知》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移动物联网是以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为载体,通过多网协同实现人、机、物泛在智联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在信息通信行业各方共同努力下,2022年8月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首次超过移动电话用户数,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移动物联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网络基础更加坚实。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最广、性能优越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4年7月末,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1193万个,形成了面向不同行业应用需求的差异化接入能力。二是应用规模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7月末,基础电信企业发展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5.47亿户,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达到59%,移动网络“物超人”步伐持续扩大,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移动物联网应用赋能作用不断彰显。三是产业生态不断壮大。推动将nb-iot纳入5g国际标准,形成涵盖芯片、模组、终端、设备、服务等环节的完整移动物联网产业链,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模组、终端等方面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   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与移动物联网加快融合,“万物智联”已成为移动物联网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我国移动物联网高质量发展面临网络覆盖有待优化、高端产业有待突破、行业应用有待深入、连接价值有待提升等问题,需要引导产业各方凝聚合力,加快移动物联网与行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发展物联网。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流通体制,加快发展物联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强指导,提升移动物联网行业供给水平、创新赋能能力和产业整体价值,加快推动移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型工业化。   二、《通知》提出了哪些主要目标?   《通知》立足移动物联网产业发展节奏、各行业领域移动物联网应用现状,研判移动物联网发展趋势,确定了移动物联网发展目标。到2027年底,基于4g(含lte-cat1,即速率类别1的4g网络)和5g(含nb-iot,窄带物联网;redcap,轻量化)高低搭配、泛在智联、安全可靠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面向移动物联网重点应用场景,实现5g nb-iot深度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实现5g redcap规模覆盖,进一步向重点乡镇、农村延伸覆盖。   在融合应用量智提升方面。移动物联网终端连接数突破36亿,其中4g/5g物联网终端连接数占比达到95%。培育一批亿级连接的应用领域,打造一批千万级连接的应用领域。   在产业生态繁荣发展方面。支持全国建设5个以上移动物联网产业集群,打造10个以上移动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制定不少于30项移动物联网标准。   三、《通知》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通知》围绕网络、应用、标准、产业、服务、安全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夯实物联网络底座、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深化智能融合应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四大主要任务,系统推进移动物联网应用规模拓展和产业生态繁荣。   一是夯实物联网络底座。结合需求适度超前建设移动物联网络,按需提升5g nb-iot在重点领域深度覆盖水平,加快全国县级以上城市5g redcap规模覆盖。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移动物联网络的应用部署,做好面向城市智联、低空智联、农业智联等场景适配。加强网络监测和优化,开展网络能力测试,推动提升网络质量。   二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和移动物联网专业公司发挥产业优势,培育掌握关键资源和核心能力的链主企业。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合理开放物联平台能力,促进数据采集和有效利用。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提升智能连接能力,降低产业链适配复杂度。支持各地建设移动物联网产业集群。   三是深化智能融合应用。通过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助力民众生活智慧化等3个重点方向推进10个行业领域的移动物联网部署,赋能垂直行业企业提质、降本、增效。促进移动物联网在工业制造、交通物流、智能电网等领域融合应用,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推进移动物联网在市政、环保、应急等领域规模化应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推广移动物联网在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促进民众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四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基础电信企业优化价值评估方法,科学合理体现移动物联网业务价值,为产业链健康发展创造有利局面。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完善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公布网络覆盖情况,提升行业服务质量。推动完善网络安全保护机制,提升物联网卡、设备、数据等安全保护水平。   四、《通知》在优化移动物联网价值评估方法方面有何考虑?   近年来,我国移动物联网业务发展较快,截至2024年7月末,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5.47亿户,比去年同期增加18.6%,2024年1-7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2%,规模效应和赋能带动作用凸显。但从基础电信企业的收入统计来看,移动物联网收入占比较低,终端、平台等直接收入未纳入通信服务收入,带动的大量计算、存储等收入未纳入移动物联网收入统计范畴,海量连接带来的价值在收入统计上未充分体现。   为科学合理体现移动物联网产业价值,为产业链健康发展创造有利局面,《通知》明确提出优化移动物联网价值评估方法,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全面评估移动物联网整体价值,体现移动物联网卡、硬件终端、软件平台等业务载体的连接价值,以及对计算、存储等业务增长的带动价值;优化收入统计口径,将物联网终端硬件、平台服务等纳入通信服务收入,将带动业务收入纳入移动物联网业务统计口径。   五、如何保障《通知》落地实施?   为了保障推进移动物联网有关工作任务有效落实,《通知》提出了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要素保障。各地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地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围绕网络建设、行业应用、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台支持政策,形成推进合力。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推动金融机构为移动物联网企业和项目提供多样化投融资支持。发挥基础电信企业、产业联盟、科研机构等作用,开展职业培训、人才认证,培养移动物联网相关人才。   二是做好监测评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要研究建立移动物联网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开展移动物联网网络能力测试,建设移动物联网应用协调平台,推动解决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基础电信企业要加强网络建设、优化和运维工作,促进网络质量和服务提升。支持开展“万物智联”城市发展总结评估,促进移动物联网赋能地方发展。   三是加强交流推广。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组织开展移动物联网典型案例征集,遴选一批技术先进、成效突出、应用前景良好的应用案例,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形成示范效应,发挥赋能带动作用。支持移动物联网发展方阵开展相关产业活动,建设一批移动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中心,促进合作交流和成果转化。   

五问 一图,读懂《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管理暂行办法》

答复时间: 2024-09-05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为便于理解《暂行办法》,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制定《暂行办法》的背景是什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提出“新设立一批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进一步发挥合作区对外开放的示范引领作用”。自2012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先后在江苏、广东、安徽、四川、浙江、山东、河南、河北、山西、湖南等地分别推动设立了15个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有效带动了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并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进行了重要部署。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指出,要更好发挥各类园区作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制造业布局。在新形势下,各地更加重视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合作工作,将加强合作区建设作为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的重要抓手,但合作区发展仍存在产业竞争力有待增强、对外合作水平有待提升、服务和治理不够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合作区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开放高地,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制定出台了《暂行办法》。   二、促进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力支撑,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推进合作区建设发展是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化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合作区是落实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是有助于完善优质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形成“点线面体”结合的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格局,打造覆盖广、专业强、服务优的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加快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二是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发挥合作区在对外协同服务、推动内外资源互联互通方面的优势,支持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贸易投资、产业合作等领域对接国际优质资源,密切中外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合作和投资往来,加快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   三是有助于探索中小企业国际合作新模式。合作区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探索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强化精准服务,打造国际化服务业态,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   四是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区营造良好对外交流合作环境,吸引境外先进技术、资本、人才、服务落地,做优做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打造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三、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的申报条件是什么?   申报的合作区应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定位在地市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有明确的四至范围和功能划分,合作区企业年营业总收入一般不低于100亿元。合作区须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事件,以及不存在严重失信、重大违法违规等行为。同时,合作区须在发展规划、开放合作水平、创新能力、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管理服务效能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   四、如何申报认定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需经过哪些环节?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则上每年印发推荐申报合作区的通知。由合作区所在的地市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作为申报主体,提交申报材料。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合作区申报进行受理,开展初审(包括实地审查),将初审通过的申报材料和推荐文件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推荐的申报主体进行评审(包括实地抽查),择优形成拟认定的合作区建议名单。经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并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户网站公布。   合作区认定实行百分评分制,设置具有科学可行发展规划、较高开放合作水平、较强创新能力、显著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成效、较强管理服务效能等五个方面指标,择优认定。   五、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区认定的有效期如何规定?   合作区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期内,合作区应按要求每年报送年度发展报告。有效期满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复核工作,并结合年度发展报告考核合作区五年发展规划目标完成情况,复核通过的有效期延长五年。   明确合作区变更申请的规定:合作区发生名称、空间范围、运营管理机构等重大变化的,应当在发生变化起的30个工作日内,由申报主体提出变更申请,经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审定,完成变更。   明确撤销合作区认定的情形:一是存在虚假申报或存在数据造假;二是不报送上一年度发展报告;三是不接受、不配合监测监督工作;四是发生名称、空间范围、运营管理机构等重大变化未及时变更报备;五是发生较大及以上质量、环境污染等事故,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网络安全事件和数据安全事件,以及严重失信行为;六是存在重大违法违规等行为。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解读

答复时间: 2024-09-04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更好地理解和执行《通知》,回应社会关切,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什么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为驱动,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感知、传输、存储、计算等基础性数字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一系列互联互通、分工协作设施的集合体,主要包括5g网络、光纤宽带网络、移动物联网络、骨干网络、国际通信网络、卫星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通用算力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区块链基础设施、量子信息基础设施等新技术设施。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演进发展和应用普及,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形态会更加丰富多样。   二、《通知》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网络、算力和新技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的格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光纤宽带网络和移动物联网络,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列全球前列,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技术设施蓬勃兴起,融合应用加速向行业渗透,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不断涌现,对经济社会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凸显。   与此同时,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发展,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功能和类型更加多样,体系结构更加复杂,与传统基础设施的融合趋势更加凸显,但难统筹、难融合、不协同、不平衡等发展问题日益突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之间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层面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和区域分化现象逐渐显现,不同设施发展协同不足,跨行业协调机制还不完善,设施的安全和绿色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当前,亟需顺应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面向各类设施,统筹各方力量,加强协调联动,推动均衡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研究发布《通知》,加强指导,凝聚合力,共同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优化整体布局、完善系统功能、改进发展模式,提升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三、《通知》部署了哪些工作?   《通知》结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技术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跨区域、跨网络、跨行业协同建设为重点方向,提出了“1统筹6协调”等7方面主要工作,即全国统筹布局、跨区域协调、跨网络协调、跨行业协调,发展与绿色协调、发展与安全协调、跨部门政策协调等。具体如下:   一是加强全国统筹规划布局。强调从全局视角,优化面向全国提供服务的重大关键基础设施的布局。对于全国骨干网络设施、国际通信设施、面向全国或区域服务的算力设施、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设施,要加强全国顶层统筹规划,要从整体效率效益、安全、需求、均衡发展等角度,进行战略性布局、整体性建设。   二是加强跨区域均衡普惠发展。强调促进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要配合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积极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区域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开展一些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要深化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宽带边疆”建设,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推进城乡协同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加强跨网络协调联动发展。强调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内不同专业设施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升整体发展效能。要解决不同专业设施之间的协同建设问题,推动5g与千兆光网、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低中高速移动物联网等多种异构网络均衡协同发展。鼓励网络与算力设施协同发展,增加算力节点间的光缆网络连通度,推进算力互联互通,探索构建算力互联网,加强云网边端算力设施泛在互联。   四是加强跨行业融合共享发展。强调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和共建共享。要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进“5g 工业互联网”规模部署,推动5g、千兆光网、人工智能等设施更好地服务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加快车联网、城市物联感知终端管理平台等融合设施建设。要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与其他基础设施跨行业共建共享机制,通过建立需求清单等方式,推动双向资源开放共享,提升集约高效发展水平。   五是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强调发展与绿色协调,提升绿色发展水平。通过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碳管理数据信息平台、开展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等级评估、推进传统通信机房绿色改造、推动出台鼓励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的政策等措施,推进重点设施绿色低碳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支持电信企业开展通信杆线综合整治,促进设施与环境协调发展。   六是增强全方位安全保障能力。强调发展与安全协调,从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稳定安全运行等方面全方面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能力,增强跨行业安全服务赋能能力。要提升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新技术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手段建设,增强跨行业安全服务赋能。要保证信息基础设施稳定安全运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七是加强跨部门政策协调。从要素保障、融合标准、投融资三个维度强调跨部门协同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环境。要发挥要素配置牵引作用,优化频率资源配置,保障用海用地需求,给予审批等政策支持。要协同推进跨领域标准化工作,做好融合应用和共建共享方面的标准化工作。要加大投融资支持,健全政银企合作对接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   四、如何保障《通知》有效实施?   《通知》从组织领导、协同落实、评估问效等三方面提出保障落实举措。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跨部门协同,优化资源和政策支持,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强化政企联动,加强对运营主体的指导和协调。二是加强协同落实。加强部省联动,各地要做好本地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和优化布局。各地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强化上下联动和区域横向协同。三是加强评估问效。探索建设全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监测平台,推动构建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协调发展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开展第三方分析评估。   

《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一图读懂

答复时间: 2024-08-28
网站地图